产业定位
"十四五"期间,漕河泾开发区聚焦上海“(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贯彻上海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要求,结合漕河泾开发区产业积淀和资源禀赋,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特色产业园、上海园区更新试点示范区、数字经济转型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区。
目前,漕河泾开发区的4大重点产业分别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
园区简介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起步于1984年启动建设的上海市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198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将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扩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漕河泾开发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当时全国唯一同时具有双重功能的开发区。2003年获批增设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4年获批"飞地"建设浦江高科技园,总面积达14.284平方公里。漕河泾开发区本部地跨徐汇、闵行两区,(东起桂林路,南至漕宝路,西到新泾港,北临蒲汇塘),规划面积5.984平方公里。
开发区现有中外企业14000多家,包括144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累计上市(挂牌)企业已达154家,集聚了全市元宇宙、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的大量跨国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2023年,漕河泾开发区营业收入达到6500亿元(预计),从业人员30万人。其中,本部园区营业收入达到5505亿元,同比增长8.6%;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20.5%;利润总额767亿元,同比增长48.8%;现有高新技术企业96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8家,多个核心指标单位面积产出全国领先。
漕河泾开发区自成立之初就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实行"人大立法、政府管理、公司运作"的独特管理模式,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设管委会企业化运作的开发区。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简称"漕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归口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为上海临港集团下属核心公司、核心品牌。根据1990年上海市人大通过的《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漕总公司负责漕河泾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协调和服务,并行使市政府授权的开发区部分管理职能。在临港集团统一部署下,漕总公司与临港资产管理公司整合成立了漕河泾平台,为临港集团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也是临港集团新片区域外园区开发和城市更新的主打品牌。近年来,为实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引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漕河泾平台开启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于2023年成立了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管理公司")。管理公司重在深耕区域、深耕产业、深耕自身能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园区功能跃升、运营优势重塑、组织团队焕新。
漕河泾开发区地跨徐汇、闵行两区,漕总公司与所在行政区联手,探索"区区合作"共建机制。长期以来,在招商引资、财税落地、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管理等方面紧密协作,以经济发展为纽带,以协议为形式,以平台为抓手,实行功能互补、利益共享形成了长期的良好的区区合作关系。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依托的六大重要承载区之一,深度参与上海市"十四五"城市空间新格局的开发、建设和更新,积极发挥全市重点区域转型发展的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