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教学管理骨干赴复旦大学开展综合素能提升培训

2025-10-23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骨干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7日至11日,杭州师范大学组织教学管理骨干团队赴复旦大学,开展“教学管理骨干综合素能提升培训”。本次培训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承办,44名来自杭州师范大学各学院及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骨干全程参与,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多元形式,汲取复旦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数字化教学等领域的先进经验。

  7月7日14时,开班仪式在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429室正式举行。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医学院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吴骅,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孙德芳,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许文东出席仪式。仪式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相关负责人主持,首先介绍了出席领导及培训整体安排,随后吴骅主任代表复旦大学致欢迎辞。他对杭州师范大学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在“双一流”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并表示将依托优质师资与教学资源,为本次培训提供专业保障,期待双方以培训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

  孙德芳处长作开班动员讲话,她强调本次培训是杭州师范大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教育领域正经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教学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以“空杯心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将复旦大学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动员讲话后,主持人宣布开班仪式圆满结束,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紧扣教学管理骨干能力提升需求,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在专题授课环节,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蒋玉龙教授围绕“智慧教学助力一流课程建设”,分享了数字化教学工具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案例;心理系张学新教授结合脑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阐述如何推动教师数字化教学智能转型;医学教育研究所汪玲所长深入解读复旦大学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探索路径;生命科学学院赵斌教授分析AI技术为高校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学员开拓了前沿视野。此外,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丁敬耘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熊庆年研究员,以及同济大学蔡三发研究员等专家,还分别就教师压力管理、教学能力提升、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等主题开展授课,为学员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知识补给。

  现场教学与主题参访环节同样亮点纷呈。7月8日,学员前往复旦大学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实地了解前沿科研平台在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7月9日,学员分组参访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围绕“十五五”学科规划、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向开展调研,学习三所高校在学科布局与教学管理中的先进经验;7月10日,学员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通过红色教育传承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7月10日晚,培训还组织开展分组研讨,学员围绕“十五五学科专业优化和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师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三个核心方向,结合杭州师范大学办学实际与自身工作经验,深入交流思考、分享见解思路,形成多项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成果,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7月11日12时,结业典礼顺利举行。典礼总结了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与成果,肯定了全体学员的学习态度与参与热情,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学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收获颇丰,不仅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还学到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方法,未来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杭州师范大学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与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杭州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的培训合作,搭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校际交流的桥梁。通过系统学习与深度交流,杭州师范大学教学管理骨干的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两校后续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